她說最近疫情影響了工作,收入不像之前這麼好過,
房東不肯幫忙,跟朋友吵架,
自己也不敢跟南部的家人說,怕被擔心或過度關心,
27歲了好像一事無成,就這樣繼續在台北撐著生活。
她開玩笑說她甚至一度想死了,
我嚇到趕緊繼續讀下去。
她說,現在日子還算順著軌道走,也不是真的大起大落,
但想到未來,心裡還是慌慌張張,
不知道為什麼,偶爾沒有理由就會想落淚,
有一度還覺得如果人生結束是不是就不用這麼煩,
然後又馬上覺得自己很愚蠢,打消了念頭。
前陣子收到讀者的訊息,
告訴了我她心裡這份無以名狀的不安。
我記得小學三年級時,班導師27歲,
她美麗溫柔對學生很好,立刻成為大家的偶像,
學生即使下課也總圍著老師。
我非常崇拜她,心裡想著,她是怎麼成為這樣的「大人」呢?
我也好想像她一樣。
到了四年級,老師懷孕跟著師丈轉到南部的學校,就再沒她的消息了。
而我現在也早超越了27歲,
其實心裡清楚,
自己也不是孩提時候幻想的那樣,是沉穩的「大人」。
回想當初,想必突然懷孕的老師也是心裡慌張的下抉擇,
只是還是孩子的我們,還不懂罷了。
我忽然了解,
我們崇拜過的大人們,很可能都是這樣慌慌張張地過生活。
特別是最近,疫情讓大家待在家的時間變多,
審視自己人生的時間更多了,
對未來慌張、懷疑、不安都在所難免。
我也是如此,
一直到前陣子,突然間聽聞朋友生重病的消息,
我很震驚,心裡總覺得有一股奇怪的感覺。
要說打擊嘛,也不是這麼重磅強烈的感受,
就是一種漸漸在心裡擴散的漣漪,
回過神已經身處在那些圈圈之中。
「人生有兩個生日:一是降生的那日,二是找到畢生熱愛的那天。」
有時候,人們總想著幾年之後、幾天之後的事情,
而人之所以悲傷,是因為其實人生也很短,無法籌備,也無法留住時間。
但人之所以可貴,是我們可以適應環境與時間去改變心態,
只求在有生之年做一個真誠的人,找到熱愛的事情,
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與感知,我們隨時都能重新誕生。
生活即便不是事事狂喜,靜謐平凡就是很美的日子。
未來如何,大家都一樣慌張又不安,即使是看起來沉穩的人也一樣。
也因為如此,我相信所有人都在努力想辦法解決,
就當作給自己流淚的一段小時光也沒關係,
願在疫情時代的我們都能好好的。